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旅游美食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我的家乡:美丽的荷花镇

    信息发布者:yahoor138
    2019-07-09 16:09:02   原创

    荷花镇是我市西北部的一个边陲镇,面积103.8平方公里,辖18个村委会和一个居委会,总人口4.95万。处“两省四市(县)八镇”(具体是广东省、广西藏族自治区、高州市、化州市、信宜市、北流市、荷花镇、石板镇、潭头镇、镇隆镇、北界镇、宝圩镇、清湾镇、大伦镇)交界地带,是我市典型的边界镇。一听到“荷花”这个词,就立刻让人想到“接天莲叶无穷碧,映日荷花别样红”“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涟而不妖”那优美诗句,使人想到著名的三水荷花世界,其实在高州的荷花镇也曾有过那一连百亩火连天的荷花美景。 

    “荷花”的来龙去脉

    在荷花镇工作了几十年的张遵斌副书记意味深长地谈起“荷花镇”名字的历史渊源。他说,由于荷花有长一段时间叫做“木头塘镇”,所以称作“荷花镇”之后也有一小部分人不知道高州有个“荷花镇”,知道有这个镇名字的,也有部分人认为是新成立的镇,还有部分人认为是把“木头塘镇”改名为“荷花镇”,包括少数本地人。其实不然,准确地说“荷花镇”的称谓是复名,是恢复原来对“荷花”的称呼。

    据光绪14年编撰的《茂名县志》记载“高州的莲子驰名中外,山邑红花坡地方佳而多。”当中所讲的“山邑红花坡”即高州市大路山村至红花乡(现荷花村委会)一带。当地盛产莲子,且莲子粒大饱满、莲仁粉而味甘、鲜香可口,故远近闻名。荷花,相传是王母 娘娘身边的一个美貌侍女——玉姬的化身。当初玉姬看见人间双双对对,男耕女织,因此动了凡心,偷出天宫,来到人间,天亮也舍不得离开。王母娘娘知道后将玉姬“打入淤泥,永世不得再登南天”。从此,天宫中少了一位美貌侍女,人间多了一种玉肌水灵的鲜花。至于该地种植荷花始于何时,历史有历史的考证,当地村民传说当年天上的玉姬打入凡间后到荷花镇游玩,见到这里山青水秀,人勤猪壮,老少平安,仿如仙境,玉姬便纤手轻扬,把荷露洒向大地,从此,美丽的荷花便在该处盛开。与“红花乡”相邻的另一乡叫“贺石乡”,到了清朝初期,由于辖区的重新划分,“红花乡”与“贺石乡”合并为一个乡,为公平起见,从各自的原名中取一字合名为“贺花乡”。后又因“贺”与“荷”同音,且当地盛开荷花,人们在书写上写成“荷花乡”。此名一直沿用至解放初,1954年又称为十六区,辖大路山、木头塘、张家堡等11个乡,1960年称“木头塘公社”,后称木头塘镇。说起取名“木头塘”也有历史依据。据了解,当地(现荷花镇中心小学正门一带)有一口大池塘,塘东面有些人家,大家称那些地方“塘头村”;池塘的西面长有一棵大树,特别大,几个成年人手牵手才能将其合抱,真称得上是树中的头领,故西边人家的村名叫“木头村”。后来合并成一村便取名为 “木头塘”。称作木头塘镇后,发生过很多麻烦的事。该镇旅居港、澳、台等海外人士有3500多人,那些人寄信给亲属都是写“贺花乡”或“荷花乡”,令邮递员都不知往哪儿投递,几经周折才送到侨属的手,还有寄钱寄物、回乡探亲等。总之给海外人士的感觉就是:他的故乡被撤并了似的,没有什么家的感觉、亲情的温暖。导致有些海外同胞回来投资办工厂说:“我不去木头塘办企业,我要回荷花办!”还有些商家想到荷花开厂办企业,但一听“木头塘”便想到是木头的塘,认为是不雅致、欠吉祥的称呼,难以发达,听而却步。同时,木头塘镇是全市乡镇名称中唯一3个字命名的镇,在公文往来、通讯处理、报表表头等工作中也带来不方便。因此,恢复“荷花镇”的称谓可以说是尊重历史、符合民意、顺应潮流的需要。在广纳群言,综合各方意见,报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后,于1993年高州撤县建市当天,荷花也正式挂牌为“荷花镇人民政府”。

    毗邻“两广”趣事多

    荷花镇共辖18个村委会,有11个与广西毗邻,两广的情谊不知在哪一代的祖辈就结下的了,大家友好往来,相互通婚,商贸交易,团结协作,互相帮助,当中发生过很多的趣事。

    第一趣事应数“外来媳妇本地郎”。随着两广人民的深入交往,互相通婚的现象越来越多,其中大村、文山、荷花与广西通婚最多,三个村委会早期有50%的媳妇来自广西,村中的女孩也有30%嫁到广西。荷花大同皮革手套厂冯文昌老板祖宗三代的媳妇都来自广西,真是“外来媳妇本地郎”了。由于互相通婚,把普通的两广群众关系升华到血缘亲戚关系,这样,就连说话的口音也发生重大变化,近北流县的村民,口音、方言大多似广西口音;近宝圩的村民,说话带浓重的化州音,娶回的媳妇是广西的,平时讲普通话都多了。情谊的升华使得大家忘记了地域空间的界限,亲如一家,随之发生的互相帮助的事数不胜数,如:广西北流市大伦镇要造桥,荷花村群众自发捐资;荷花镇大路山村委会修水泥硬底化道路,大伦镇人民送来善款帮忙……

    第二趣事就是“广东的学校广西的学生”。据说,尤其在民国初期到上世纪五十年代那一段时间,整个北流地区只有两所中学,很多广西的学生都是到荷花来读书的。1956年的荷花中学称作茂名县十三中,当时如果能考上该中学读书的,国家提供粮食,所以很多广西的学生都考入该校,同时政府还把他们的户口迁到了广东,也就因为这样,直到现在,有很多广西籍的人士留在了广东工作、安家落户。目前,大村村委会的丁贵小学,还有一半学生是来自广西的。

    第三趣事是身在广东竟使用广西的手机信号。随着通讯的迅猛发展,手机的使用普及化,在荷花使用手机却出现身在广东使用广西信号的趣事。据说,早几年有些单身的镇干部合伙做饭,但每逢开饭时总有个别同志未到位,由于大家都是政府集群网,互打是包月免费的,所以他们总是拿手机发起通知,谁知到缴交电话费时却出现几十元的长途话费。平时他们身在荷花有时收到欢迎你进入广西玉林的短信,一拨打本地电话语音提示要加拨区号,原来使用的是广西手机信号。后来,把问题反映到移动公司,移动公司采取加强信号、自动充减话费等措施处理该问题。第四趣事是广西一镇分三镇,在经济贸易、办工厂、建企业等方面均虚心学习广东,主动接受广东的辐射。1994年,广西把白马镇拆分成大伦镇、扶新镇、白马镇三个镇,将有关职能部门搬迁到与广东的边界,搞活经贸、开发小集镇等。目前,广西大伦镇把开发区建到与荷花接壤的地带,圩街集镇建设漂亮,人民安居乐业。此外,在解放前,荷花、大伦、清湾一带的群众、游击队员都非常团结,红军的部队还未来到,他们一带已建立起红色政权,迎接红军的到来。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,各自都成立边界森林防火队,两广边界的山岭从没发生过山火、界线纠纷。边界镇政府间的交流往来甚多,互相参观特色文化,镇村建设,不定期组织镇村间的篮球友谊赛。镇党委政府换届选举会,互请代表列席参加会议,治安联防队与镇派出所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,互通情报,资源共享,共同维护双边的社会治安稳定。

    [转载]我的家乡--美丽的荷花镇

    万亩翠竹绿荷花

    走在荷花镇的沿江路上,远远就能看见陵江河畔那如林似海的翠竹。再从圩镇走下乡村,更容易看见成片成片的竹子。小河边、山脚上、农家小院里、屋前屋后、山坡上……清风扫过,竹林摇曳,发出有节奏的鸣响,那简直就是天籁之音,置身其中,是一种美的享受。据了解,荷花的竹资源历史悠久,最初种植是在明朝中后期,近代大面积种植大概是30年前,全镇种植近三万亩,其中文山村较为突出,全村种植近千亩。正如苏东坡所说“宁可食舞肉,不可居舞竹。”荷花人种植竹子,除了能带来经济上的收入外,还有着一份难解的情结。

    文山村委会文山村一位年近七旬的蒙老伯说:“种竹,大家都喜欢。你看,很多人家的屋前都种有啊,现在少些了,以前还多。竹子很容易种,很贱生,不需要花很多心机,也不需施什么肥。”蒙老伯还说,从迷信的角度说,竹子还是一种风水植物,种植在屋前或屋后,能起到遮挡改变风水的作用,竹子还可以预示吉凶,竹子长得越苍翠茂盛,该地的人与时年就越好,相反竹子长得欠生气或者竹子开白花,就是不祥的预兆。这些我们无从考究,但在屋前屋后种植竹子,确实给人们带来很多的好处,盛夏可以乘凉。此外,竹的全身都是宝。竹黄、竹荪也是治病的良药,笋是极受人们喜爱的美味山珍,落叶和脱落的笋壳是生火煮饭的好材料。蒙老伯说,他小时候常去扫竹叶和捡竹壳,叶儿小而簿,落到地上时已枯黄,笋壳上的黑色细毛是碰不得的,粘到手上奇痒无比,而将细毛擦洗干净后,卷曲而发亮的笋壳都是乡下孩子很好的玩具。家里的农具多半用竹编成,比如箩筐、簸箕、竹篮、鸡笼等。刚编好时它们还是绿色的,散发出竹特有的清香,用久了,就渐渐变黄变干,也愈加轻便好用了。直到有一天,磨得太多的地方不小心破了个洞,编织品都是环环相扣,洞都会越来越大,慢慢不能用了,先是放在屋边装杂草,最后付之一炬。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荷花的竹主要通过水陆两路运往化州、梅菉等地,用于造草纸和竹器编织业等;现在荷花人的竹多用于做竹签、筷子、造纸等。现荷花有竹器加工厂5家。

    [转载]我的家乡--美丽的荷花镇

    高州市荷花中学,创办于1956年秋,原名茂名县第十三中学,后改名为木头塘中学,1993年随镇的改名而更名为荷花中学。该校走过了五十载的风雨春秋,培育出学子万千。

    荷花中学历史悠久,几经变迁。由小变大,由丑变美。刚办时是中心小学戴帽子学校,仅有教师3人,2个教学班,学生108人。发展到今天,已经拥有教职工120多人,30个教学班,在校学生2400多人的一间颇具规模的初级中学。

    几十年来,荷花中学秉承“立志、笃实、好学、博爱”的校训;倡导“敬业、爱生、善导、创新”的教风以及“尊师、刻苦、拼搏、向上”的学风;从而形成“爱国、勤奋、文明、进取”的校风;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;突出“夯实基础,因材施教、突出个性,全面发展”的办学理念。向来以其“校风好、教风正、学风浓、管理严、质量高”而名扬粤桂边。学校不断谋发展,教师辛勤育桃李,年年有良才,届届出精英,迄今已培养出万千学子。1962年,该校升入高州中学24人(当时高州中学仅招4班216人),占高州中学招生人数的九分之一;恢复高考的1977、1978、1979连续几年升学人数稳居高州前列。尤其79年升大人数居湛江地区(当时未设茂名市)农村中学第一;高州县1990年的教育工作会议在母校召开;全县推广学习母校的先进管理经验……望现在,勇立潮头竞风流。精心规划,科学管理,巨资投入,旧貌变新颜。环境优美,人才辈出,质量上乘。年年桃李,岁岁芬芬,硕果累累。每年升茂名一中、高州中学有20多人,上县城省一级学校每年达120多人。2005年被评为茂名市一级学校,已成为山区教育的一颗璀璨的明珠。

    陵江温泉一枝独秀(本地化名称:热水窝)

    荷花镇有个温泉叫陵江温泉,它是我市目前发现的唯一的温泉,真可谓一枝独秀了。该温泉位于荷花镇文山村委会大车坡村。据了解,这个温泉与信宜西江温泉、化州宝圩新时代温泉基本同属一脉。荷花温泉的发现最早源于农民耕种农田,农民耕种时发现该地段的水温一年四季都是暖的,而其他邻近田里的水却有四季之分,于是就报告给了当地政府。后来经广东省第一水文大队的考察,荷花温泉赋存于古老岩浆及变质岩的构造裂隙中,为基岩裂隙承压水,抽样化验,天然出露温度 59℃,流量32m3/d。水质清澈、透明,含硫化氢及放射性氡气,为重碳酸钠型矿水,其偏硅酸含量(104.65㎎/L)及氟含量(9.5㎎/L)分别达到了硅水和氟水医疗热矿水标准,水质比西江温泉还要好,是洗浴疗养的宝贵水源,对于治疗白癫风、脚气等皮肤病有显著疗效。

    现开发的温泉有荷花温泉酒店、大车坡温泉。建有渡假村,低丘环抱,背靠青山,面临陵江,环境优雅,风景秀丽。荷花镇党委政府计划招商引资,利用陵江河畔的优越环境,分期开发温泉渡假村,先建立渡假疗养中心,再开辟游泳场、空中吊车、游艇等综合娱乐城及幸运城、儿童乐园等项目。荷花温泉的泉眼口处的泉水温度有 70度左右,村民能用那些水直接杀鸡,甚至把生鸡蛋放在泉眼水中二十多分钟可以把鸡蛋泡熟,村民挑水回家还要用凉水稀释才可以冲凉。在大车坡村口,人们可以很容易找到泉眼。时常,在公路边一下车远远就能看见一大群孩子在一个池里洗澡,嘻嘻哈哈的,非常热闹。走近一看,只见那池长方形,大概30多平方米,中央有一个用水泥做成的圆形小池,高于长方形水池。原来,中央圆形的水池就是泉眼出水口,泉水往上鼓起、流出,再流入大池储蓄。相隔不到15米的地方有几口鱼塘,其中一口比较特别,它中央也有一个圆形的水泥池,有一两个小朋友在那里戏水。那就是另一个泉眼了。当你走到池塘边,把手伸进水里,就可感觉到那水还是比较热的,再走到旁边一口池塘伸手一探,那水冰凉冰凉的。据了解,原来这一带的水都很热,那些池塘都养不了鱼,后来为了充分利用土地,就把有喷泉出水眼的那一小块圈起来,使得旁边的池塘可以进行养殖。

    街靓巷洁卫生镇

    今日的荷花,街道宽阔、整洁,绿化美化完善,集镇配套设施不断完备,是我市唯一的“广东省卫生先进镇”。

   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,镇党委政府就着手高标准建设集镇。当年的荷花圩街短而小,一个小孩子一边走路一边撒尿,尿未撒完街已走完。当年的荷花到处都是垃圾堆,卫生状况很差。面对现状,该镇干部决心高标准、高要求建设一个新集镇。在规划新集镇时,由镇政府统一放线、统一标高、统一外墙瓷砖、统一铝合金窗及防盗网,群众没有任何怨言。建成新的集镇后,街道水泥硬底化,安装了路灯,种植上花草,整个集镇整洁、美丽,一改过去那脏乱差的形象。看到如此靓的街道,群众都不忍心丢一张纸、吐一口痰……大家的卫生意识大大增强。由于当时很多乡村公路还未实行硬底化,农民赶集趁圩骑自行车到街口先洗干净自行车和鞋才进圩街,这一镜头还上过当时的《高州报》;到了圩街后,自行车统一摆放;卖甘蔗、西瓜的小贩自备垃圾袋,集市散后,各自打扫地盘,以保持整洁……近年来,荷花镇经济迅猛发展,该镇党委和政府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,深刻认识到,改变农村卫生面貌,创建“广东省卫生先进镇”,与经济发展同样重要。因此,该镇制定和完善了《荷花镇卫生工作管理办法》,加大墟街和乡村卫生管理的力度,围绕创建“广东省卫生先进镇”,扎实做好工作。镇党政第一把手对创建“广东省卫生先进镇” 工作十分重视,除了经常过问此项工作外,还分派一名副职领导专门负责创建工作。认真抓好乡镇环境卫生的综合治理,除了成立环卫队负责墟街的卫生清理外,还组建环境监察队,专门负责对违反卫生管理规定的人进行教育和处罚。再者是千方百计搞好环境保护,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。荷花镇党委和政府坚持发展工业与保持环境并重的原则,想方设法把工业污染减到最低限度。不仅水质清洁,空气清新,而且大气总悬浮微粒平均值明显下降。此外,积极做好疾病预防、灭 “四害”工作。通过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教育,广大农民群众明白到健康的重要,从而使大家自觉养成讲卫生、爱清洁的良好习惯,为人民群众的身体安康打下坚实的基础。功夫不负有心人。通过荷花镇党委镇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,这个边远山区镇终于在1997年获得“广东省卫生先进镇”的光荣称号。在此基础上,镇委、镇政府在近年又提出争创“广东省卫生镇”的目标。对照“广东省卫生镇”的相关标准要求,坚持标本兼治,以治理“脏、乱、差”,搞好“三废”处理为突破口,积极创建文明集镇,加强领导,增加投入,强化管理,使集镇卫生文明水平不断提高,集镇的镇容镇貌也发生很大的变化。去年,省城镇卫生检查团茂名分团对荷花镇进行卫生检查评比,并一致通过该镇省卫生先进镇的复评验收。现在,荷花人代代秉承祖辈的善良勤劳与智慧,并努力开拓创新。今日荷花别样红,相信,明日荷花会更艳…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